特朗普想要“霸王硬上弓”,扔出一纸关税名单逼迫14国,其中五国因不愿牺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被美国另外加征高税;越南怕了,提前“让步”换得轻判,却陷入两难。
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25%至40%不等的关税,消息一出来,这十几个国家都坐不住了。
但真正的看点,远不止在于征税本身。
细看名单与税率,不难发现:被重罚的国家,大多是和中国有重大合作关系的。而越南却提前临阵脱逃,其他国家拒绝接受,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计划能成功吗?
五国拒绝“背刺中国”,迎来高税惩罚展开剩余90%这份加税名单里,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和印尼的税率均超过35%,其中老挝和缅甸甚至高达40%。
为什么是这五个国家?
它们的共同点显而易见:承接了大量中国制造业的外迁产能,构成了中国“出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泰国的汽车零部件、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封装、柬埔寨的纺织制造、印尼的电池工厂,这些关键产业与中国高度协同。
而在中美博弈越演越烈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并没有按照美方的逻辑“选边站”,反而继续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特朗普的回应,就是一纸高税。
这是惩罚,更是警告。
越南“轻判”背后,是沉重的代价与上述五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南。
它是目前唯一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的东南亚国家,获得了相对温和的20%关税。
但代价极高。
协议中,越南同意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且生效时间甚至早于公告发布——7月6日生效,7月7日才对外公布。
这一做法,被外媒形容为“背后下刀”。
协议规定:所有通过越南转运至美国的第三国产品将被征收40%的附加关税。这条款,几乎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贸易障碍。
越南,也成了美国打击中国转口贸易链条的“桥头堡”。
白宫信件暴露真实意图:不是打别人,是拉人入局特朗普7日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了他致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关税信件。
里面有一句话,值得反复咀嚼:
“只要贵国企业选择在美国本土建厂,我们将不征收关税,审批流程最快只需几周。”这不是威胁,而是诱导。
特朗普明确释放信号:企业若愿意迁厂进美国,就可以躲过这轮关税风暴。
这不仅是对日韩的邀请,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暗示”。
关税成了筹码,制造业“回流美国”是目标。
而东南亚那些深度参与中国供应链的国家,如果不愿断链、弃船,就得付出代价。
这是利益交换,也是产业战。
谈判桌上冷清,美国官员也坐不住了就在特朗普发出信件的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CNN采访时坦言:谈判进度远未达到预期。
美方从4月以来,和14个国家展开“对等关税”框架谈判,结果却令人失望。
到目前为止,除了英国和越南,其他国家无一达成协议。
欧盟、日本、韩国、南非、印度等谈判对象,要么态度强硬,要么要求推迟谈判时限,甚至直接拒绝签署协议草案。
贝森特话里带火气:
“如果各国想避免8月1日的税率,那就得加快行动。”但现实是,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接受美方提出的“在美建厂换减税”逻辑。
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有深度产业合作的国家,更不愿因美方压力而断链背盟。
欧盟态度强硬,反制措施已准备好欧盟方面,同样没有接受特朗普的“规则”。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示:
“如果美方不能展现对等原则,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欧盟曾是美欧关税战中的“受害者”,如今显然不愿重蹈覆辙。
而这一次,美方将欧盟也列入谈判名单,却未必真能拿下。
从冯德莱恩的语气来看,欧盟已经不再愿意做听话的“经济伙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独立博弈能力的战略力量。
这对东南亚国家是一个信号:
连欧盟都不愿妥协,那些“更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当审慎应对。
南非被征30%税,源于“金砖峰会”发声?南非此次被征收30%关税,引起不少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峰会中,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曾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呼吁建立多边、平衡的全球经贸秩序。
而南非作为金砖国家成员,也是中国推进“去美元化”合作的关键伙伴。
这番“站队”行为,很可能触动了特朗普政府的“逆鳞”。
征税,不只是经济惩罚,更是对其政治立场的回击。
资本市场反应剧烈,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挫7月7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422.17点,跌幅0.9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79%;纳斯达克跌幅为0.92%。
市场的恐慌,不只是因为加税本身,而是担心这会引发更多连锁反应:
——全球供应链中断,美国制造成本上升。 ——通胀压力抬头,消费者买单。 ——企业利润下滑,投资信心受挫。尤其是电子、汽车、制药等行业,原本就依赖东南亚国家的零部件与原材料,再加上高税负,将直接影响产品定价和交付周期。
越南的“赢”,赢得尴尬很多人说,越南是这轮风暴中“最大赢家”。
毕竟只被征收20%关税,还获得了美方“快速通关”的许诺。
但细看协议内容,不难发现:越南赢的是短期利益,输的是区域信任与外交平衡。
它不仅对中国产品加税,还“帮忙”替美方设下“转口障碍”。
在东盟内部,越南的做法被视为“割席断交”的信号。
而对中国来说,越南过于配合美国,也可能触动经济合作的根基。
“关税武器”终究是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特朗普的这份关税名单,不只是一个经济文件,更是一张外交试纸。
谁配合,谁得利;谁拒绝,谁受罚。
但这场博弈背后,不是简单的“选边站队”,而是战略选择与长期利益的权衡。
越南的尴尬,五国的坚守,是最明显的对比。
“利刃在外,寸步须防”,在大国角力的棋局中,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
局势未明,唯有看清大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发布于:河南省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